[老九門.啓副]高燭照紅妝 - 第1章 高燭隐暗風雲起
東風袅袅泛崇光,香霧空蒙月轉廊。
只恐夜深花睡去,故燒高燭照紅妝。
蘇轼《海棠》
三江源起,白字引首,荒唐言曰真心事,合卺與君長相守。
三省奉心,白雲峰瘦,坤輿圖啓山河破,蒼天難許共白頭。
話說長白山脈,偏居東北,地跨三國,源三江而越三省,連綿數峰,詭密難測,號稱滿族聖山。而這聖山深處,有一張姓大族,世居于此,不為世人知。
張家祖居長白,罕有遷徙卻每每回歸,族譜最早可追溯到秦漢時候。其枝系繁雜,能人輩出,雖有家族絕學得以謀生,但各行翹楚層出不窮。民國時首屈一指的便是張啓山,張大佛爺。
張大佛爺雖不屬麒麟傍身的棋盤張一脈,但祖父是前任起靈張瑞桐,若不是母親血脈不顯,也算是嫡子嫡孫。張瑞桐一生伴一妻兩妾,生有兩兒四女。正妻大張氏在生小兒子張祥霖時意外辭世,續了長子張祥昇的母親小張氏為妻。若要論起長幼嫡庶來,又是一筆拎不清的糊塗賬。奈何張祥霖自幼愛舞刀弄槍不算,長成之後更是放着偌大一個家族不聞不問,一心投身行伍,跟張瑞桐說什麽保家衛國的道理。張祥霖自幼聰慧,血脈純正,張瑞桐怎肯放他胡作非為。張祥霖竟一意孤行,帶着同為棋盤張一脈的小堂弟張祥霈離家前往奉天,直至五年後才挂着奉天總督的職銜出現在長白本家,理由竟是張祥霈該成親了。
張瑞桐氣急,欲把張祥霖趕出家門。張祥霖和盤托出已有一子一女之事,女兒甚至已有三歲,兒子剛剛出生。
重點是兒媳婦不姓“張”。
這個事實令張瑞桐勃然大怒。請長老,奉族規,在古樓前斬其一手,以換血人偶偶代一命,自此将張祥霖逐出家族。
張祥霈娶妻七年方得一子,名喚張日山。張祥霖數次反駁不成,便另取小名,稱啓辰。一年後其妻病故,張祥霖當年便攜部分張家好手及外門張氏族人,逃歸奉天,無奈暫留啓辰于本家。亂世中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張家嫡系軍隊,三成來源于此。
兩人行為堪稱離經叛道。但張瑞桐思索再三,卻并未過分追究。
張祥霖心知家規的嚴格,這種結果大出其意料。他定居沈陽,內剿土匪外除蒙患,勢力之大,納東三省于囊中。張祥霖的勢力,明裏行軍打仗,暗中倒鬥摸金,從不見光的明器商鋪到廣為人知的軍械工廠,權勢之大,當時甚至區別長白張家的傳說,有了東北張家的名號。
後人皆說張祥霖用情專一。一生只有一任妻子,還是白雲峰一帶深山獵戶之女。那人給他生了一子一女,分別是張啓芳,張啓山。她也是個沒有福分的,兒子不足七歲就在從娘家回沈陽的路上被敵軍伏擊,當場炸死。
張啓山14歲起開始在軍中擔任職務,16歲張直大戰,與張祥霈指揮張系東陸軍,大勝。18歲第二次張直戰争率領張軍第三軍與第二軍一起為主力軍,大敗直隸軍,一統東北及北方部分地區,張祥霖入主京都,“執掌國印”。
張祥霈自逃出祖地後,三年未曾回家。直到其父意外病逝,這才回去了一趟,之後又是四年。待他再次回去,八歲的張日山已經同少族長定親兩年了。那孩子大張日山五歲,說起來也是少年天才。張家行當特殊,體質也特殊,男主母當家的情況并不少見。但張祥霈就受不了這種安排。他從張日山八歲就開始想方設法把人往外帶,到了十二歲,終于得償所願,了結了這門親事。同時張日山也被帶出祖宅,徹底開始跟着他父親生活。張祥霈與張祥霖住一個院子。本就是一家人,下人們便稱張日山一聲小少爺。
張啓山21歲,張啓辰14歲的時候,張祥霖接連回絕日軍合作請求,在北平拒簽賣國條約。後接到密報,日軍意圖大舉進攻東北。張祥霖火速部署緊急趕回東北,并命管家帶領部分張家軍趕往長沙組織經營,臨出發時又并入了不少本家的人手。張祥霖意圖讓張祥霈鎮守北平,張祥霈勸阻未果,抵死不從,随張祥霖一道返回。
當時長沙幾乎是內地盜墓活動的中心,張家的商路也有不少集中在南方,在那裏置辦過一些房産和工廠。張家軍不同與張系軍,是張家倒鬥的主力,一定程度上也是張家祖業的根本。
次月,東北三省岌岌可危。此時張啓山與張啓辰已離開東北兩月有餘,在西北某處深入一個大鬥。日本人暗殺張祥霖張祥霈成功。張啓山火速趕回遼寧已是塵埃落定,明面上的勢力已經被瓜分殆盡,張家本家人盡數歸隐長白老宅。張啓山将家中下人或散或送往長沙,之後帶領張系暗部及第三軍餘下的大半人員穿越荒山,歷經坎坷,一路倒鬥,去西北同張日山混合,後用時半年分批前往湖南,投奔當時國軍第四集 團軍總司令。
本站無彈出廣告,永久域名()